
案例:在我們小(2)班,有個名叫毅毅的小男孩,在藝術(shù)繪畫活動中的表現(xiàn)較特殊:每次我講解完作畫要求后,孩子們都興致盎然地開始畫畫了,只有毅毅呆坐在那里一動也不動。當我上前詢問他時,他總說:“老師,我不會畫,你幫我畫?!庇泻脦状味际俏沂职咽值慕趟?,當我?guī)退黄甬嫼煤蟾f“你看,你的小手多靈巧、畫得多棒,接下來自己會畫了”,可我的手剛停下來,他還是述說“不會畫”,結(jié)果就是以不畫而告終。我意識到他的一句“不會畫”已成為口頭禪,同時也成為他在藝術(shù)繪畫活動中不動手的理由。
案例分析:
面對毅毅的這種情況,我認為孩子自身的心理有一定的障礙,要幫助孩子改變這種不良的心理,首先要弄清孩子“不會畫”的真正原因:是孩子不想畫、不敢畫,還是確實不會畫。只有了解了具體的原因后,才能給孩子提供適宜的支持和幫助,及時發(fā)現(xiàn)并挖掘豪豪感興趣的事物與自身的閃光點,作為教育的切入口,讓“不會畫”不再成為毅毅學習活動的借口。
經(jīng)過與家長的溝通,得知毅毅的父母都很忙,從小由爺爺和奶奶帶大的。長輩們的過分溺愛使豪豪養(yǎng)成了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不良習慣。有時豪豪的父母要他去嘗試學做一些小事情時,他也總以“我不會”作為拒絕的理由。當父母要批評和教育他時,他總以“哭鬧、不吃飯”等行為脅迫家長妥協(xié)。久而久之,毅毅在各方面的發(fā)展與同年齡的孩子相比慢了半拍。因此,入學以來他因得不到同伴的認可、心里又害怕老師的批評而變得缺乏自信不敢畫。
案例對策:
其一 :家園達成共識,步調(diào)一致,共育孩子。
我認為毅毅家長的教育觀念是導(dǎo)致孩子“不會畫”的原因之一。為了改變豪豪的這種不良習慣,首先從豪豪的爺爺、奶奶入手,改變他們的思想與教育觀念。我刻意地安排了幾次家訪活動,利用現(xiàn)代科技手段把豪豪和小伙伴們在幼兒園一日生活中比較有針對性、典型的事例用攝像機拍錄下來,委婉地與毅毅的爺爺、奶奶進行講解和分析,宣傳一些科學育兒知識,讓家長意識到自己孩子的簿弱點,建議家長多放手,引導(dǎo)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在家中多和他交流、游戲,一同進行手工制作、繪畫等活動。只要孩子肯動手,就給予孩子鼓勵和表揚,在日常生活中隨時注意觀察他的興趣點,抓住他的興趣愛好,給予積極的支持和幫助。
其二:在班級里創(chuàng)設(shè)一個適宜豪豪的溫馨環(huán)境,緩解孩子的緊張壓力。
在班級里我特意制造各種機會,采用賞識、鼓勵、表揚、微笑、擁抱等多種教育手段,引導(dǎo)他積極參與各種教學活動,并利用同伴們的力量來感染他、激勵他,鼓勵放任他多和小朋友一起參與游戲、繪制等活動。一旦發(fā)現(xiàn)他與同伴一起交流或動手制作了,馬上給予表揚或正確引導(dǎo),讓他體驗到成功的喜悅與樂趣,感受到自己受到了同伴的尊重和理解,從而邁出堅定、勇敢、自信的腳步,全身心的投入到愉悅的活動中去。就這樣,經(jīng)過兩個多月的家園合作,我欣喜地看到,五彩斑斕、形象天真活潑的畫紙已慢慢的出現(xiàn)在毅毅的小手下,我也再沒有聽到“我不會”這句天真、幼稚的口頭禪了。由此我想到:自信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精神核心,是促使孩子充滿信心地去努力實現(xiàn)自己的愿望和理想的動力。幼兒只有參與各種活動,大膽的去做、去想了,在實踐中體驗成功或失敗,才能對自己的能力有所認識。作為一名幼兒教師,不僅要有豐富、廣博的知識,還應(yīng)具備敏銳的觀察力,捕捉來自孩子的信息。要注意傾聽孩子、讀懂孩子、包容孩子,給孩子適當?shù)膸椭椭С?,挖掘孩子的興趣點與閃光點,引導(dǎo)孩子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去學習、去操作、去探索,讓孩子感到自己在被尊重、被理解、被認可的基礎(chǔ)上,成為學習的主導(dǎo)者。
編后語:
新《綱要》中指出:“尊重幼兒的個體差異,根據(jù)幼兒不同的發(fā)展水平、已有經(jīng)驗及學習方式采取有效的活動內(nèi)容、形式和教育方法,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fā)展”。因此我認為:教師在一日活動中,應(yīng)尊重幼兒的個體差異,時時關(guān)注和了解每一位孩子,讓“不會畫”不再成為孩子學習活動的借口,讓他們一個個變成可愛的小天使,用自信的腳步走向未來精彩的每一天。(孔慧)
聲明:學前谷-中國嬰幼兒教育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文章來源: http://www.baby-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