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看見的不一樣
曾經(jīng)有個媽媽帶孩子去逛商場,她覺得孩子一定會喜歡這個熱鬧非凡的場所,可是和她想的完全相反,孩子在商場里一點也高興不起來,甚至有點害怕,吵著要出去。媽媽不明白,一向喜歡玩的孩子怎么會排斥又漂亮又熱鬧的商場?但是當(dāng)她蹲下來詢問孩子原因的時候,她明白了,在孩子的角度,只能看見一條條的人腿,以及一些高高的柜子,一點也不能讓人賞心悅目,反倒讓人非常不舒服,而以大人的高度,是看不見這些的。
在和孩子相處的時候,家長應(yīng)該蹲下來,站在孩子的角度看世界,掌握孩子的聽覺、視覺與理解特性。許多爸媽會從大人的角度,和小孩互動,間接或直接安排甚至命令孩子怎么做、怎么玩、玩什么。其實小孩就是小孩,他身體和思想的高度都還有待成長,如果站在大人的立場,就很難明白孩子的喜怒哀樂。
蹲下來的四大理由
大人們總會覺得自己是對的,自己的出發(fā)點都是為了孩子好。其實換位思考一下,才能明白,孩子究竟要什么,大人給的,是否就是孩子想要的。
1 更好了解孩子的需求
站在孩子的角度,才能知道孩子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哪些做法對孩子是好的,而哪些做法是不利于孩子的成長的。只有蹲下來,才不會用大人高高在上的態(tài)度,自作主張地決定孩子該干什么,才能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怎么做,才是最適合孩子的成長和發(fā)展的。
2 切身體會孩子的感受
大人總會把自己的經(jīng)驗和想法強加到孩子身上,覺得我在某個場合有什么樣的想法,孩子一定也是這么想的。實際上,孩子由于和你的經(jīng)歷并不相同,感受也會完全不一樣??赡茏屇汩_心的事情,他并不開心,你喜歡的場合和物品,也未必能博得他的歡心。試著想想,在孩子的角度,他會怎么想?這樣你才能知道孩子內(nèi)心的想法,才不至于用你的想法代替孩子的想法。
3 更有效地和孩子溝通
如果你連孩子想什么都不知道,怎么能很好地和孩子溝通呢?只有愿意蹲下來的父母,才能在同一個水平線上和孩子對視,用“平等”的心態(tài)和孩子交流,不是高高在上的長輩。站在孩子的角度,家長才是真正地為孩子考慮,親子間的溝通和交流才能取得好的效果,親子感情也會更進一步。
4 促進孩子的發(fā)展
只有了解孩子,才能促進孩子的發(fā)展。和孩子處在同一角度,想想如果自己是個小孩子,會怎么對待這件事情,這樣才能給孩子正確的引導(dǎo)和建議,讓孩子的發(fā)展更為順利。如果總是站得高高在上,根本就不可能了解孩子的想法和需求,不能給出合適的指導(dǎo),或按自己的標(biāo)準(zhǔn)和想法來要求孩子,那樣反而會害了孩子。
看懂孩子的玩耍
“我家的孩子太愛玩了,真的讓人頭痛?!碑?dāng)你因為孩子天生俱來的“本事”而大傷腦筋或感到麻煩,甚至擔(dān)憂他因此耽誤學(xué)習(xí)、跟不上別人時,其實,你極有可能弄錯方向了。孩子最主要的任務(wù),不是學(xué)這個學(xué)那個,而是玩,在游戲中學(xué)習(xí),在玩耍中發(fā)掘潛能。若是你按照自己的要求逼他學(xué)習(xí),那就適得其反了。
玩耍是孩子探索世界、學(xué)習(xí)成長的最佳管道。孩子通過玩耍,碰觸對他而言是陌生且充滿各種可能的人、事、物;也通過玩耍,反復(fù)嘗試和練習(xí)。對他來說,熟悉的世界運作模式,即是那個游戲的小世界,在大人看起來真的很小,但是對孩子來說,小世界里卻可以在每次的游戲中,擁有許多不同的大發(fā)現(xiàn)和大挑戰(zhàn)。
大人不僅要支持孩子游戲,還要陪著孩子一起游戲。當(dāng)然,大人陪孩子一起玩耍的基本守則,應(yīng)該建立在與孩子的“對等平視關(guān)系”上,而非傳統(tǒng)上對下的觀點,孩子才是游戲互動關(guān)系中的主角。
蹲下來,是對孩子的尊重
蹲下來看著孩子,蹲下來和孩子說話,蹲下來和孩子一起游戲……你的這個小小的舉動,實際上是對孩子莫大的尊重,不會讓孩子出現(xiàn)“低人一等”的感覺,也不會覺得你是在拿家長的身份壓制他、命令他。從心理上,對蹲下來和自己說話的父母,孩子的接受度也更大,他不會有被壓迫的感覺,不會因為父母的“高高在上”而產(chǎn)生壓力甚至叛逆的心理。
當(dāng)批評做錯了事情的孩子時,不要居高臨下地斥責(zé)他,蹲下來,看著他的眼睛告訴他錯在哪里;對孩子有什么要求時,蹲下來,告訴他你想他怎么做;不知道孩子在想什么時,蹲下來,用孩子的思維思考一下;看見孩子好奇地盯著什么時,蹲下來,看看在他的角度能看見什么精彩的內(nèi)容……不要總是拿出你家長的身份,命令你的孩子該怎樣做,不愿意放下你的權(quán)威。不要讓你的孩子總是仰視你,他也需要你在平等的位置上,給他指導(dǎo)和幫助。愿意蹲下來的父母,才可能尊重孩子的感受,才能切身體會孩子為什么會有你不能理解的舉動。
【結(jié)語】雖然并非每位父母都能熟稔于和幼兒的互動對答技巧和游戲方式,但是每個大人都曾經(jīng)是孩子,也都隱藏有一顆童心,只是常常會忘了激活那顆童心的“魔法咒語”罷了。其實竅門很簡單,那就是蹲下來。蹲下來,不僅能拉近和孩子的空間距離,還能拉近和孩子心靈的距離;蹲下來,你和孩子之間才是平等的;蹲下來,你才能看見孩子眼里的世界是什么樣的。小小的一蹲,你和孩子都將跨進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