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幼兒園,看似一件小事,但對于寶寶來說,卻是人生的一大轉折點,也是對寶寶的一大打擊。2-3歲的寶寶還沒有集體概念,從熟悉的家里來到陌生的幼兒園,寶寶難免會變得焦慮,有的寶寶會哭得很傷心,以為媽媽不要他/她了。在寶寶入園前,媽媽有必要了解一下有關寶寶入園知識,以幫助寶寶順利度過入園關。
一、寶寶入園前要做的
1、生活習慣培養(yǎng):重視對寶寶行為習慣、生活習慣的訓練,按時早起,午睡。知道自己提出要求排便。
2、學說上學歌:如爸爸媽媽去上班,把我送到幼兒園;幼兒園里朋友多,還有老師照顧我;我去上學校,天天不遲到;小鳥說,早、早、早,你為什么背上小書包等等,激發(fā)寶寶上幼兒園的愿望。
3、多與同伴交流:加強與周圍小朋友的聯(lián)絡,有選擇的接觸上幼兒園不哭不鬧的寶寶,起到榜樣作用,這是很重要的一環(huán),會有積極的影響。
4、帶寶寶去幼兒園玩耍:有機會陪同寶寶到幼兒園去熟悉環(huán)境,熟悉老師,我們園每到招生前都會進行座談會,以及開學前一至兩周的家長與幼兒一起熟悉環(huán)境活動。
5、在家里進行角色游戲:在家里讓寶寶和大人一起吃飯,鼓勵他自己獨立進餐。并和他一起表演老師和小朋友的游戲。媽媽稱自己為老師,教寶寶學會向老師表達意見和愿望。
6、語言準備:家長注意跟寶寶說話時,盡量說普通話,盡量清楚、有禮貌、語氣溫和。還要有意識地讓寶寶學會傾聽大人的話,學會按大人的話去做某些事情。
溫馨小貼士:
不要夸大幼兒園的好處:千萬不要對幼兒園和老師進行夸大的贊揚,以免寶寶入園后,得不到更多的照顧,心理上會有挫折感,而對以往媽媽講的美好的幼兒園有著很多的不同,這樣下來,反而造成寶寶們心里上的落差,更加不適應。
最常讓寶寶說的兩句話:1.我已經長大了,所以我要上幼兒園了!2.爸爸媽媽很愛我,老師也會喜歡我。
不可說的話:1.“看你這么調皮,送你到幼兒園去,叫老師好好收拾你”; 2.“你再不聽話,就把你送到幼兒園,讓老師把你關起來”; 3.“到幼兒園你就沒這么自由了。”
二、寶寶入園后要做的
1、寶寶大哭大鬧時,家長逗留時間不易過長,應聽從老師的勸告及早離開。
2、家長不宜當著寶寶的面,告訴老師寶寶的缺點,如孤僻、沉默等,家長要記得顧及寶寶的感受。
3、如果寶寶的不良嗜好已經在幼兒園中改正了,回家后,家長還應配合鞏固。
4、多和和老師溝通,按照老師的指導、要求進行配合家教,保持家園教育的一致性。
三、寶寶入園不適應怎么辦
剛入幼兒園的這段時期對寶寶來說苦痛異常,對父母來說則充滿了煩惱,許多寶寶會因為不適應新環(huán)境而表現(xiàn)出現(xiàn)種種問題。在此,我們?yōu)楦魑桓改附榻B一些寶寶的常見不適應情況及其處理對策供大家參考。
不適應癥1:回家以后發(fā)脾氣
問題:有的寶寶從幼兒園回到家后,就變得愛發(fā)脾氣、鬧情緒,這是寶寶在幼兒園受了很多委屈嗎?
對策:寶寶習慣了在家任性而為,自然難以適應規(guī)距眾多的幼兒園。一旦他們回到家中后,他們的心情又會得到徹底放松,發(fā)一點小脾氣也屬于正常情況。因此,當寶寶發(fā)脾氣時,父母先不要去管他,讓他把脾氣發(fā)出來,然后再去安撫,并講清道理。如果寶寶哭鬧得異乎尋常,父母要主動與老師溝通一下,向老師問問寶寶的情況,看看是不是老師表揚別的小朋友而沒有表揚自己的寶寶引起的,以便讓老師多給寶寶一點兒鼓勵,進行正面教育。但是,對那些無原則的哭鬧的寶寶,父母就千萬不能一味遷就了,必須堅持自己的原則。等寶寶哭鬧完畢,可以給寶寶喝點水,以免上火。
不適應癥2:穿衣、如廁都不會
問題:有些父母,特別是老人,對寶寶太過溺愛,寶寶在家里的所有事情一律包辦。這些寶寶進入幼兒園后,連吃飯、穿衣、如廁都不知如何應對。
對策:在寶寶1歲半到2歲的時候,父母應該有意識地教會寶寶生活技能,比如:讓寶寶自己上廁所、自己穿衣服、自己吃飯。入園后結合幼兒園的要求,父母要配合幼兒園的老師,教寶寶學會漱口、洗手,用毛巾擦手、擦嘴,用勺子吃飯,認識自己的衣服、鞋子等。同時,教寶寶學說一些日常生活用語,使寶寶能較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意愿,如:餓了、渴了、熱了、上廁所等;該說話的時候要講話,有事情要大膽地告訴老師。這樣可以使家與園教育協(xié)調一致,還可以讓寶寶產生自信心。
不適應癥3:幼兒園里不午睡
問題:有的寶寶不習慣在幼兒園午睡,自己沒睡好,還影響了其他小朋友休息。
對策:父母可以給寶寶帶一個他最心愛的寵物玩具,讓他抱著它睡覺,以減少孤獨感。在小朋友都午睡的時候,讓他幫老師做點事情,然后跟他說,如果你不來幼兒園,老師會想你的。如果你睡醒午覺再能幫老師個忙,為大家分水果,那就更好了,老師會謝謝你的。
不適應癥4:缺乏朋友孤獨少語
問題:入園前跟小朋友接觸少的寶寶,入園后難以融入到小朋友之中,不愿參與游戲,群體生活似乎與他無關,表現(xiàn)比較孤獨。
對策:父母可利用入園和離園時間,讓寶寶認識本班的一個或者幾個小朋友,互相介紹后,鼓勵寶寶在一起,拉拉手,玩一玩。同時,父母主動請老師幫寶寶介紹一個活潑大膽的朋友,讓寶寶也變得活潑起來。在家的日子,父母要盡量找一些鄰居的小朋友跟寶寶玩,培養(yǎng)寶寶的群體意識??傊?,父母要多給寶寶創(chuàng)造與外界接觸的機會,日久天長,等寶寶熟悉了幼兒園,朋友就會越來越多。
四、寶寶入園不適應的原因
1、母嬰依戀:母嬰依戀的形成是嬰兒情緒社會化的一個重要標志。在嬰兒同主要撫養(yǎng)者的最多、最廣泛的相互作用中,與母親有著最親近、最密切的感情交流,并逐漸與母親建立了一種特殊的感情連接,即對母親產生強烈的依戀。母親在身邊能使他得到最大的安慰,反之則會使他感到最大的痛苦。
2、分離焦慮:是指幼兒于他所依附的人或最初照顧他的人分離時,就會表現(xiàn)出傷心、痛苦、拒絕分離。
3、陌生人焦慮:面對面的親子關系是任何關系無法取代的。而在幼兒園中,幼兒面對的是陌生的老師和小朋友,交往對象的變化性和非固定性使他們之間的關系變得不固定,無法形成象家庭中那樣一對一相對不變的關系。
4、幼兒生活規(guī)律、方式的變化:在家里幼兒生活缺乏一定的規(guī)律,隨意性很大。想喝就喝、想睡就睡。幼兒園有規(guī)律的生活使幼兒感到很不習慣。
5、家長焦慮情緒對幼兒的影響:幼兒剛入托時情緒壓抑緊張,哭鬧、念叨回家等表現(xiàn),常常會牽動家長惻隱之心。有的家長難以控制情緒,會和幼兒一起流淚,不忍離去。有的家長在門口,或在窗外窺看。家長自身情緒對幼兒有很大影響。
結語:
入園是寶寶人生的一大轉折點,是寶寶開始過集體生活的起點,面對陌生的幼兒園環(huán)境,寶寶哭鬧、不安、焦慮都是正?,F(xiàn)象,此時,寶寶更需要媽媽的支持和愛,才能縮短幼兒園不適期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