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不知怎么回事,天天老是犯一些糊里糊涂的錯誤:一不小心把別人的椅子絆倒了,排隊時站錯了位置,收拾玩具時把玩具籃打翻了……。這不,早上的煩惱還沒全部平息,接著又開始了一段更讓他窩心的歷程。午餐過后,天天拿著小茶杯在漱口池邊和其他小朋友玩耍起來。他模仿著爸爸刷牙時的樣子,鼓搗著滿滿一嘴的清水,“咕嚕咕?!薄邸?,清水象噴泉一樣從小嘴巴里噴射出去,不小心濺在了旁邊樂樂的身上,把樂樂的花裙子打濕了一片。
嬌氣的樂樂立馬咧開小嘴巴,“哇哇”大哭起來,“老師,天天欺負我?!蹦贻p的錢老師聽見哭聲,趕緊跑過來:“樂樂,怎么了?”樂樂邊哭邊指著天天,將天天的罪狀一一上訴。錢老師聽罷,趕緊將天天拉到一旁,邊假裝輕拍著天天的小屁股,邊笑嘻嘻地跟他說:“天天,怎么可以這樣啊,你看你今天怎么老是出錯啊,樂樂的花裙子都被你弄濕了,趕緊跟她道歉吧?!笨善綍r挺乖巧的天天今天不知怎么回事,噘著小嘴巴就是不吭氣,小眼睛看也不看樂樂。錢老師看他這個樣子,就讓他站在旁邊好好反思。
幾分鐘后,等錢老師再回到天天身邊,只見天天的小嘴巴在不斷咕噥著什么。錢老師湊近一聽,傻了,天天不斷說著的竟是“老師打我,我要告訴媽媽。”“什么,老師什么時候打你了,你怎么可以亂說啊?!卞X老師情急之下,語氣有些高昂,別的孩子也被吸引過來。“你們看見錢老師打天天了嗎?”錢老師請求別的孩子的援助。盥洗室里幾個正在盥洗的孩子馬上停止了正在進行的“工作”,有些孩子開始為錢老師打抱不平:“沒有啊,我沒有看見,天天瞎說的?!卞X老師開始覺得有點底氣了。
正在她要進一步證明自己清白的時候,突然從角落里冒出了一個細細的聲音:“我看見錢老師打天天的?!卑?,錢老師差點沒氣暈:誰啊,這么不分青紅皂白,冤枉好人!轉(zhuǎn)頭一看,原來是平時和天天最好的彤彤,躲在角落里偷偷地為天天辯解。“你看見我怎么打天天了?”錢老師有些惱火了,語氣明顯生硬起來。彤彤小臉漲得通紅,“你這樣打他的?!蓖眯∈峙拇蛑约旱男∑ü伞]想到她的舉動突然被別的孩子認可了,“對,我也看見老師這樣打他的,老師打天天屁股了?!宾情g,盥洗室內(nèi)一片嘩然,“老師打人了,老師打人了。”任由錢老師有幾十張嘴也辯解不清了。錢老師氣得轉(zhuǎn)頭就離開了盥洗室,殘局只能由合班的經(jīng)驗比較豐富的宣老師去收拾了。
說來也怪,宣老師才進盥洗室?guī)追昼?,孩子們就停止了喧鬧,安靜地走進了活動室。天天還走到錢老師身邊,拉著錢老師的手說:“老師,我說錯了,你沒有打我,你是喜歡我的,我不該說老師打我?!币粓觥按蛉恕憋L波似乎就此平息了,但錢老師心中的疑惑卻逐漸在擴大:宣老師用什么神奇的魔法平息了這場“戰(zhàn)斗”?
案例分析:
上述情形如處理不當將導致以下直接后果:
1、在班內(nèi)大部分孩子的心目中,形成老師可以打人的概念,在孩子幼小心田里留下深刻烙印。
2、幼兒回家復述該情形,引起家長對老師的反感和敵對情緒,導致家園矛盾。
3、教師由于心理壓力和委屈,導致工作情緒低下,對工作形成厭煩心理,從而對工作產(chǎn)生恐懼感和逃避感,直接影響正常的工作質(zhì)量。
導致幼兒出現(xiàn)如上狀況的原因
1、幼兒自責心理,導致對教師的言行產(chǎn)生誤會。案例中天天上午的情緒本來已經(jīng)很不愉快,加上樂樂裙子上的水不是他故意打濕的,錢老師雖然是以愛撫的方式拍打他的屁股,在孩子看來也是對他錯誤言行的懲罰,導致誤會老師是在打他。這也是幼兒不良情緒宣泄的一種方式,將假想中的教師可能會對自己進行的懲罰說成了現(xiàn)實,以達到調(diào)節(jié)心理平衡的目的。
2、教師情緒控制不穩(wěn),對突發(fā)事件處理沖動。錢老師是位年輕的老師,有很強的職業(yè)道德感,但處理突發(fā)事件經(jīng)驗不足。
具體表現(xiàn)在:
A.對幼兒出現(xiàn)反常情緒分析不足,不能細致地了解幼兒心理,武斷地進行判斷;
B.在對樂樂裙子打濕事件調(diào)查取證不足的情況下要求天天道歉,導致天天產(chǎn)生反感情緒;
C.對于天天的小聲抱怨,教師進一步夸張,并在幼兒集體前請求援助,以證明自己清白的方式是極不可取的,這樣只能導致事態(tài)的進一步擴大,加深幼兒對教師的誤會。
3、小班幼兒年齡特點導致該年齡段幼兒是非概念不強,不能對各類事件作出很正確的判斷。彤彤確實看到老師用手輕打天天的屁股了,這是事實存在的行為。孩子們在彤彤的影響下,一齊跟著喧鬧,其實有很大的成分是對“老師打人”一事覺得好玩,不是故意針對老師的行為提出批評。在他們看來,老師“打人”是很有趣的一件事情,尤其是在年輕的錢老師出現(xiàn)如此窘迫的表情之下,他們覺得非常開心,反復強調(diào)的“老師打人了”其實是對自己言行效果的進一步肯定,就如成人取得惡作劇成功時的心情一般。
正確的做法
1、對于樂樂的哭泣,由于天氣并不是非常寒冷,在確信幼兒身體不會受到傷害的情況下,教師可采取“隱性引導”的方式,不要急于介入矛盾事件中,讓兩個孩子自己解決。在矛盾不能調(diào)和的情況下,教師再進行引導,以旁觀者的身份參與調(diào)和,而不是不分青紅皂白地當“青天大人”。
2、在幼兒出現(xiàn)反常情況時,教師必須耐心分析幼兒出現(xiàn)這種情緒的原因,不能武斷地作出判斷。在充分了解、尊重幼兒的基礎(chǔ)上,才能充分把握幼兒的心理狀況,從而對各類突發(fā)事件作出正確的應(yīng)對。
3、在突發(fā)事件面前,教師的情緒要保持鎮(zhèn)定。對一些幼兒的消極言行,要用關(guān)愛和理解的春雨,把它化解在萌芽階段,尤其要杜絕在幼兒集體面前夸張地進行反復強調(diào),這只能引起幼兒對錯誤言行的消極模仿和無稽取鬧。
那么,宣老師究竟采取了怎樣的方法,讓天天這么快就改變了態(tài)度呢?不用細說,相信大家一定有所領(lǐng)悟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