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朋友】點擊標題下方“金生家校溝通平臺”關注
【老朋友】點擊右上角,轉發(fā)或分享本頁面內容
從不到一歲的寶寶開始學走路,試圖走到他自己想去的地方,在吃飯的時候哪怕是把飯菜搞得一塌糊涂也要自己吃的時候,寶寶的自立心就已經(jīng)開始萌芽了。自立心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涌出的巨大內在力量之一,所以我們做家長的要好好保護它,并且為孩子適當提供一些輔助來幫助他的自立心健康地成長。
利用小工具來提供幫助
寶寶在學做一件事的時候是非常認真的,此刻他的世界里就只有這一件事,看不到周圍的東西,專注的姿態(tài)值得大人尊敬。但是孩子的耐心和能力不如大人,如果花了很多時間經(jīng)過很多次嘗試但仍然做不好的時候,很多孩子失去了耐心就要哭鬧。父母不忍心看孩子受苦,但是自立又是必須鼓勵的,這樣的時候就可以動腦筋用一些小工具或者小技巧來降低難度,悄悄的幫助孩子在學習自立的過程中少受一些折磨,提高他的自信心。
孩子們在一歲以前就自己學習吃飯了。為了減輕他們弄臟飯桌以及地板的程度,我給他們穿上塑料飯單,在椅子下鋪上報紙。為了便于他們抓握食物,有時候我給他們準備適合抓握的小飯團以及切成小塊的蔬菜,便于他們自己學習吃飯。飯桌上總是備有濕手巾和餐巾紙,孩子自己弄臟了桌子馬上就會模仿大人擦干凈。我家里好幾處都掛著帶吊帶的毛巾(在毛巾一側的中間縫一個吊帶),孩子們需要用的時候不需要叫大人自己就能毫不費力的夠到。家里還有專供孩子們蹬的凳子,這樣他們就可以獨立洗手以及取高處的東西。孩子們小時候分不清內衣的前后,我給他們在胸前用緞帶縫上一個很小的蝴蝶結便于他們分辨。還在鞋子上左右各縫一個現(xiàn)成的圖案或者用絨布縫一對蝴蝶,這樣鞋子左右穿對了鞋上的圖案就變成相親相愛的一對,很小的孩子就能明白自己的鞋子是否穿對了。
學習管理自己的物品
自立離不開自理,自理的第一步就是管理自己的物品。老大一歲半的時候背起了她的第一個裝著紙尿褲的書包上了保育所。東西雖然不重,但是一歲半的孩子就可以學習管理屬于自己的東西。保育所里每個孩子放用品的地方不光寫著名字,每個人還有一種指定圖案的貼花,讓一歲多的孩子也能立刻辨認出屬于自己的小“地盤”,學習管理自己的東西。在家里為了便于他們收拾自己的玩具,我給他們準備幾個放玩具的大箱子,箱子上貼上顯示內容的貼花或者寫上字,他們很快就能明白什么樣的玩具應該收拾到哪個箱子里去。只要多觀察孩子的日常行動,每一個媽媽都可以為孩子想出一些獨創(chuàng)的小竅門。
不要挑剔結果
孩子一件事做得好的時候我們當然要不遺余力的表揚,但是這并不意味著他做得不對或者不好的時候馬上就要批評。幼兒教育中最重要的是過程而不是結果,對于孩子學習自立的過程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就好。比如孩子看見我用抹布擦地,她把地板弄臟了就會馬上自己去拿毛巾擦。我忍住心里想要告訴她洗臉用的毛巾不可以用來擦地的想法,而是表揚她把弄臟的地方擦得很干凈。現(xiàn)在最重要的是孩子剛剛學會了自己打掃弄臟的地方,他歡歡喜喜的學習打理自己的生活過程中最有價值的內心喜悅和成長我們可能看不見,但是卻能夠明顯的看到她做錯的地方。拿家長自己做了成百上千遍早已輕車熟路的東西跟剛開始學的孩子比較誰做得好,居高臨下的指責其錯誤不是教育,即使大人的指責是完全正確的也會起到妨礙孩子自立心萌芽的生長。我們要做的是拿出勇氣來閉上挑剔的眼睛,忍住想要發(fā)出的指導,守護著孩子把自己想做的事情做完。
放手也需要勇氣
讓孩子走向自立的過程其實也是父母學習放手和自立的成長過程。不要害怕孩子學習自立的過程給自己帶來的“麻煩”,貪圖方便和省事動手代替孩子“又快又好”的做本應該他自己學習做的事情,會奪走孩子學習做事的成就感和喜悅。孩子做得不夠好就對孩子加以訓斥和阻止會阻礙他自立心的發(fā)育。對孩子真正的愛不是事無巨細的關懷,而是保持一定距離守望他成長,不干涉他的行動和自由,但是孩子永遠能夠沐浴到父母的愛,將來領會到你為他的成長所費的苦心和付出的努力。
立刻馬上轉發(fā)!
你能做到嗎?
請把此文分享給你的朋友們,2014年行大運!
轉!轉!轉轉轉....
分享給您的朋友:
您的朋友也可能喜歡這篇文章,請點擊屏幕右上角,可以直接【發(fā)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讓我們一起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