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愛茶之人而言,春天意味著該喝新鮮綠茶了。據(jù)了解,我國所產(chǎn)茶葉中有60%是綠茶,多數(shù)的綠茶新茶是在春天采摘制作,可以說是春天的特產(chǎn),是大自然奉獻出的第一杯茶。3月10日,記者走進省城 “玉記茶莊”,聽茶藝師楊春艷介紹如何泡綠茶。
80℃—90℃為最佳
“要想喝上一杯上等好茶,除了要具備好茶、好水外,還必須掌握泡茶的諸多重點。而茶葉的用量、水的溫度、茶葉的投放辦法、沖泡的步驟、時間、遍數(shù)都是有講究的,絕對是一招一式皆乾坤?!睏畲浩G介紹說,綠茶的沖泡看似簡單,實則講究甚多。
沖泡茶葉時,很多人一般都存在這樣的錯誤認識,那就是用沸水來泡茶,以為那樣有利于茶葉色、香、味的散發(fā),其實不然。楊春艷告訴記者,沖泡綠茶,水的溫度最好控制在80℃—90℃左右。“綠茶,目前即將上市的當屬明前龍井。這樣的茶葉生長溫度低,生長周期慢、長,比較細嫩,而茶葉愈嫩、愈綠,沖泡水溫就要愈低,假如用100℃的沸水沖泡,會破壞其所含的營養(yǎng)成分,茶湯容易變黃,茶葉也會因其中的咖啡堿被浸出而變苦?!睏畲浩G表示,“假如用80℃—90℃左右的水沖泡,不僅保留了其營養(yǎng),而且泡出的茶湯會更加嫩綠明亮,滋味也更鮮爽。”
要想沖泡出來的茶色香味俱佳,不僅要控制好水溫,還要掌握好茶與水的比例。雖然個人的口味不同,但茶與水的比例,最好是每杯放3克左右的干茶葉,加入150至200毫升的水。
透過玻璃器皿品茶趣
楊春艷表示,雖然品茶的學問很深,但沖泡茶卻相對簡單。明前茶是清明節(jié)前采制的茶葉,受蟲害侵擾少,芽葉細嫩,色翠香幽,味醇形美,是茶中佳品。
好茶必須用好的茶具泡飲,才能相輔相成。因為綠茶不經(jīng)發(fā)酵,沖泡的時候略有偏差,就容易導致茶葉泡老悶熟,茶湯黯淡香氣鈍濁。好的綠茶沖泡使用玻璃茶具最佳。
綠茶茶湯色澤鮮艷,用玻璃茶具沖泡才可以看到茶葉的葉芽在沖泡過程中上下浮動,翩翩起舞,葉片逐漸舒展的過程,可以說是一種動態(tài)的藝術(shù)欣賞,別有風趣。
綠茶的沖泡,相比烏龍茶,程序相對簡單一些,但第一步都需要溫杯,也叫燙杯,這一程序既是為了衛(wèi)生,也是為了讓茶葉在溫暖的環(huán)境中蘇醒過來,以利于茶葉色香味的發(fā)揮。“燙杯之后,現(xiàn)將合適溫度的水沖入杯中,沖水之后投入茶葉,浸泡20-40秒,使干茶吸漲松弛并提香,然后提壺續(xù)沖,將壺下傾接近杯口,邊注水邊上提,水不斷流,如此沖入開水,稱為‘鳳凰三點頭’?!睏畲浩G解釋道,此時茶葉徐徐下沉,干茶吸收水分,葉片展開,芽似槍葉如旗,湯面水汽夾著茶香縷縷上升,如云蒸霞蔚,鮮嫩如生,這就是人們津津樂道的茶舞。
下投法沖出一杯好茶
泡茶時,綠茶有三種沖泡方式,即上投法、中投法和下投法,而明前龍井最好的沖泡方法就是下投法,三步即可搞定。
首先要溫具,即向準備泡綠茶用的透明玻璃杯中倒入適量的溫開水,端起水杯稍微搖晃一下,倒掉,這一步驟叫洗杯,也叫溫具。目的是為了提高茶杯的溫度,以有利于茶葉色香味的發(fā)揮;之后向水杯中倒入80℃左右的溫開水,水量控制在整個杯子容積的1/3到1/2左右。
接著,往杯中放入3克左右的茶葉,然后一次性倒入七分滿80℃左右的溫開水,右手托杯子把,左手托杯子底,放在鼻子下方,轉(zhuǎn)圈輕搖,讓茶葉與水充分接觸,這叫搖香。
在搖香之后倒入剩余的水,靜置兩三分鐘,一杯湯清葉綠的綠茶就可以開始細品了?!耙话銇碇v,一杯茶泡三遍就可以了。中間最好喝到一半的時候就續(xù)水,這樣能保證三遍的口味相差不大。不要等喝完了再續(xù)水,否則二泡、三泡的味兒就很淡?!睏畲浩G提醒。
上投法是先將熱水注入杯中,再投入茶葉,適用于碧螺春、信陽毛尖等松散、細嫩的綠茶;中投法是先注入1/3杯水,投放茶葉后,再將水注滿,適用于黃山毛峰等綠茶;下投法是先放入適量茶葉,再注入水,適用于緊結(jié)的綠茶,如西湖龍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