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摘要:
讓幼兒感受民間剪紙藝術的精華,不僅能使幼兒在現(xiàn)代文化氛圍中汲取民族文化的精華,而且能擴大孩子們的眼界,在他們幼小的心靈中播撒民間藝術的種子。結合《園本課程民間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的課題,通過剪紙活動,發(fā)展動手能力,掌握一定的技能,體驗剪紙活動的快樂。探討民間剪紙教學活動的指導策略,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培養(yǎng)幼兒對剪紙活動的興趣,發(fā)展幼兒的創(chuàng)造力、想象力和審美能力。
2007年,幼兒園提出了“弘揚民族文化培育現(xiàn)代兒童”的特色理念,并把民間美術(幼兒剪紙、幼兒陶藝)作為幼兒園特色項目,作為一名一線教師,如何將這一理念落實于教育教學工作中,我經過認真思考,最后確定將幼兒剪紙教學作了切入點進行研究。
剪紙是中國民間傳統(tǒng)藝術,根植于民間,目前已被國家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保護。幼兒園開展民間剪紙教育意在弘揚中華民族文化,傳承民間剪紙藝術。剪紙因其直觀、形象、艷麗、多變的圖案,方便、簡單的工具材料,符合孩子學習的特點,深受孩子們喜歡。幼兒通過自己動手、動腦,可以創(chuàng)造出變化出千萬種的圖案,能滿足幼兒的求知欲,發(fā)揮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還能陶情冶性,提高審美能力,促進幼兒全面和諧健康發(fā)展,推進素質教育的實施。
幼兒剪紙教學與幼兒繪畫教學都屬于幼兒園美術教育,其教學理念、方法都是相通的。據(jù)筆者觀察,目前幼兒園美術教學由于受傳統(tǒng)教育思想的影響,教學理念、方法、形式陳舊、單一,灌輸式、填鴨式的教學方法還隨處可見,一幅范例加示范講解是美術教學常用的格式,這樣的教學現(xiàn)狀造成的后果,就是幼兒對美術沒有興趣,對美術學習缺乏主動性、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更談不上對美的欣賞和表現(xiàn)。
研究幼兒剪紙教學,就是研究集體剪紙教學活動中教師的指導策略和教學方法,換句話說:我們要運用新的理念,探索剪紙教學活動中有效的指導策略和靈活的指導方法,確立幼兒的主體地位,培養(yǎng)幼兒對剪紙活動的興趣,發(fā)展幼兒的創(chuàng)造力、想象力和審美能力。經過近一年探索,總結以下指導策略和教學方法。
一、有效的指導策略顯現(xiàn)剪紙的藝術
有效的指導策略改變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學方法,增加幼兒學習的興趣,擺正教師主導、幼兒主體的地位,促進幼兒主動、積極地參與學習活動,從而達到很好教學效果。
策略一:暗示策略
教師運用環(huán)境、材料、互動、隱性教學和指導等多種暗示因素,讓幼兒進行大膽的、自主的剪紙,習得相關經驗。
1、環(huán)境和材料的暗示
在創(chuàng)設環(huán)境中,提供各種豐富的材料、工具、資料等,以萌發(fā)幼兒動手剪紙的愿望,給不同層次發(fā)展水平的幼兒提供自主選擇和主動參與的機會。教師事先把準備好的剪紙步驟圖、教師的剪紙作品展示在活動室的周圍供幼兒欣賞。
提供豐富的操作材料:在幼兒剪紙時,除了提供剪刀、手工紙外,還為幼兒準備充足的輔助材料。如:顏料、膠水、油畫棒等,通過適當?shù)妮o助材料的提供,激發(fā)幼兒的創(chuàng)造興趣,豐富剪紙作品情節(jié)。如:幼兒根據(jù)需要選擇不同的操作輔助材料:在組織幼兒剪“海底世界”中,為幼兒提供了透明的一次性塑料水杯。經過精心設計后,將它裝飾成了立體生動的剪紙作品。通過對圖案設計、色彩配置和對種種技法的掌握,激發(fā)了幼兒的創(chuàng)造意識和審美情趣。
幼兒活動時提供不同層次、不同難度的操作材料,引導幼兒根據(jù)自己的能力進行選擇。如大班組合剪紙活動《放風箏》時,第一層次材料是剪好的風箏、小朋友、草等供幼兒自由組合粘貼;第二層次材料是各色彩色紙,對折剪風箏,幼兒發(fā)揮想象,設計不同的風箏;第三層次材料是幼兒自己設計圖案對折剪小朋友、花、樹等,學習簡單的布局?;顒又?,讓幼兒選擇適合自己的材料進行大膽、自主的剪紙活動,發(fā)展幼兒參與剪紙活動的主動性與積極性。
2、教師隱性講解與示范
游戲是孩子的天性。教師以游戲的參與者和幼兒玩伴的身份,以生動形象的游戲口吻,伴隨著體態(tài)動作來對剪紙關鍵技能進行提示性示范和講解,使幼兒在游戲中自然習得剪紙經驗和技能。在剪紙活動中較多地運用詩歌、故事、猜謎語、做做玩玩等游戲,使幼兒獲得愉悅,新奇的情感體驗,激發(fā)幼兒創(chuàng)造出別具一格的意象。在教孩子《剪青蛙》過程中引導孩子邊剪邊念兒歌?!靶〖舻?,手中拿,卡嚓卡嚓剪金魚。剪刀沿著黑線走,摳出大眼圓嘴巴。小金魚,紅衣裳,月牙紋。剪出的金魚真漂亮,樂得金魚搖尾巴。示范時伴隨朗朗上口的兒歌,幼兒感覺在游戲,不知知覺地學會剪紙,激發(fā)幼兒創(chuàng)造的欲望。
策略二:回應策略
在幼兒剪紙活動中,教師通過對幼兒剪紙過程中的各種行為進行觀察和了解,進行分析與價值判斷后,作出積極的呼應和跟進的對應指導。
剪紙活動《我把皇冠送媽媽》中引導幼兒觀察討論剪紙步驟圖后,孩子便著手開始了。在孩子動手折剪皇冠的過程中,老師隨時提醒著孩子“皇冠上的鏤空圖案可以跟老師的不一樣!”果然,很多孩子設計出了與別人不同的鏤空圖案:有的是圓形、有的是三角形、有的是四邊形等等。感到一陣驚喜,每個小朋友剪
的皇冠上的鏤空圖案是截然不同的。接著,又讓孩子利用水彩筆給“皇冠”設計出了漂亮的花紋,他們同樣很動腦筋,畫出了許多漂亮的花紋……孩子們設計制作的“皇冠”,真的讓我覺得“賞心悅目”!
大膽“放手”,讓孩子在掌握剪出皇冠的基本形狀后,努力讓孩子大膽想象,設計出不同的鏤空花紋,以使每個孩子剪出的“皇冠”都是各具特色的,充分開發(fā)了幼兒創(chuàng)作的主動性和獨創(chuàng)性。教師將觀察中發(fā)現(xiàn)幼兒有創(chuàng)意的剪法及時反饋給幼兒,起到拓展思維的功效。如看樂樂的皇冠上剪出了月亮、星星、小花的圖案,真漂亮。最后,在交流與分享中,教師展示幼兒的作品,讓幼兒通過介紹自己的作品——皇冠,分享快樂,產生成功感;同時,引發(fā)幼兒對其作品進行評價,幫助幼兒提高剪紙技能,激發(fā)生生互動。
策略三:結對策略
有的孩子腦子反應快,動手能力強,一會兒功夫就剪完了。剪完的孩子坐在那里沒有事情做,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我引導說:“剪完的小朋友你們想一想,怎么幫助還沒剪完的小朋友”。剪完剪紙的孩子們受到了啟發(fā)與鼓舞,也紛紛試著教了起來。他們認真教沒剪完的小朋友認真學,不一會兒就有好多的孩子領著他的小伙伴來到老師面前,非常自信地說:“老師我把某某教會了,我成功了”。我給他們豎起了大拇指。在這次結對活動中,孩子們戰(zhàn)勝了不會教的困難,提高了語言表達能力和剪紙的技能。
二、適宜的教學方法促進剪紙能力的提高
適宜的教學方法促進剪紙能力的提高。示范講解是剪紙教學最常用的教學方法,它能夠教會幼兒剪某件物體的技能,但這種方法比較呆板,無法激發(fā)幼兒學習剪紙的興趣,需要教師根據(jù)具體的教學情況采取更多更靈活的教學方法。
1、共同討論法——讓幼兒在互動交流中創(chuàng)造性的表達自己的想法。
讓幼兒這一學習活動的主體參與討論創(chuàng)作方法,真正發(fā)揮幼兒的獨創(chuàng)性與積極性。討論的時機選擇在活動的不同階段,就會對幼兒的具體創(chuàng)作及思維活動起不同的作用。剪紙活動《蝴蝶》中,教師結合自己示范剪蝴蝶,激發(fā)幼兒嘗試的欲望,并在老師的講解下,引導幼兒比較2只蝴蝶,使幼兒了解身上有鏤空紋樣的蝴蝶漂亮。教師讓幼兒自由交流:你想在蝴蝶翅膀上鏤空什么樣的花紋?然后教師引導示范鏤空技巧,從而突破本次活動的難點?;顒又姓嬲龅搅私處煘橹鲗?,幼兒為主體。總之,不同的內容和要求宜采用不同的討論形式,使幼兒有更多的創(chuàng)造思維的機會,促使幼兒思維的變通性和靈活性。
2、游戲情境法——讓幼兒在情境化的剪紙活動中樂于表現(xiàn)。
新《綱要》強調;“寓教育于生活之中”。
游戲情境法就是,即通過創(chuàng)設游戲的教學情景的來調動幼兒學習剪紙積極性。教師努力為幼兒創(chuàng)設生動、形象的學習情境,使幼兒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并引發(fā)相應的情感和態(tài)度,提高幼兒的剪紙激情與興趣。如:小班剪紙活動《螞蟻搬豆》,整個活動始終以“螞蟻搬豆”這一游戲情節(jié)貫穿,和幼兒始終處于一種親切、關愛、愉快的情緒體驗貫穿,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中使幼兒的剪紙能力得到發(fā)展。在情景游戲中體驗剪紙的樂趣,很自然地讓幼兒在玩中學,玩中發(fā)展。
3、感官參與法——讓幼兒在看看、聽聽、想想中體驗剪紙的樂趣。
在活動中通過眼看(觀察)耳聽(傾聽)腦想(想象)做一做、學一學等多種方法來獲得知識體驗,在活動中,充分放手,讓幼兒自由剪紙,在活動中我們讓幼兒通過自己的親身體驗,親自動手,用眼去觀察感知事物的本質,掌握其主要特征,使幼兒對事物有一個較完整、生動、形象地認識,才可以進一步用剪紙等藝術形式去表現(xiàn)。在剪紙《花瓶秀》的活動時我先讓幼兒欣賞不同形狀的花瓶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從中掌握了花瓶的基本特征,同時教師要給幼兒創(chuàng)造寬松的環(huán)境,讓幼兒在操作時沒有心理壓力,并且教師及時的鼓勵幼兒欣賞幼兒作品,以增強幼兒的自信心,讓幼兒有成功感。所以,有了充分的觀察作基礎,再加上寬松愉悅的環(huán)境,孩子們自由表現(xiàn)起來就會得心應手。
4、整合教學法——讓幼兒在各領域的融合中大膽參與剪紙。
整合教學法就是充分發(fā)揮不同領域之間的的互動和滲透;從不同的角度運用多種方式、方法發(fā)揮整體效應。嘗試把“剪紙藝術教學”放到“藝術教育”的整體中,實施多領域滲透,以收到相輔相成之效。剪紙活動《三只蝴蝶》以故事《三只蝴蝶》貫穿活動,先故事《三只蝴蝶》導入,然后讓幼兒剪三只蝴蝶,最后讓
幼兒將蝴蝶粘貼成故事的形式,結合蝴蝶剪紙作品學習講述故事,在活動中真正體驗了成功的快樂,發(fā)展了剪紙能力,同時也發(fā)展了幼兒的語言能力。剪紙活動《花瓶秀》中,通過欣賞花瓶圖片,讓幼兒們了解花瓶的特點。并讓幼兒們用肢體動作表現(xiàn)花瓶,幼兒們在和同伴合作做花瓶時,胖胖的花瓶、矮矮的花瓶、高高的花瓶……在玩中進一步感知了花瓶的特征。
剪紙活動《魚》,幼兒們將魚剪好后,嘗試用各種線條裝飾魚,也有一種不一樣的效果。本次活動在達成剪紙教育目標的同時,還滲透著多方面的教育,對幼兒發(fā)展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大膽運用剪刀,發(fā)展幼兒小肌肉動作的靈活性;讓幼兒給每一條魚用線條進行裝飾,發(fā)展幼兒的繪畫能力;讓幼兒欣賞美麗的熱帶魚,有著視覺的效果,培養(yǎng)了幼兒的欣賞能力。
5、環(huán)境互動法——在作品欣賞中提高幼兒感受美的能力。
環(huán)境互動法是指創(chuàng)設一定的剪紙環(huán)境,讓幼兒與環(huán)境對話,在互動中提高幼兒對剪紙作品的審美能力。為了讓幼兒感受、理解剪紙作品中的美,我們?yōu)橛變籂I造了濃郁的藝術氛圍。加強幼兒美的視覺感受。培養(yǎng)幼兒對美的敏感性,引發(fā)幼兒對美的向往。例如,我們在幼兒、家長天天過往的樓道展板上,展示剪紙作品,讓幼兒們體驗成功的快樂。
幼兒園的每一個節(jié)日會給幼兒帶來許多歡樂,每一次準備活動,幼兒的各種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因此,我們利用節(jié)日環(huán)境布置、教學活動的組織開展剪紙活動。如:
三八婦女節(jié),我們開展了《漂亮媽媽》剪貼活動,我把皇冠送媽媽,學習對折剪皇冠;秋天讓幼兒剪各種形狀的樹葉;重陽節(jié),剪朵花兒送爺爺奶奶;元旦過新年剪貼窗花。
6、欣賞評價法——讓幼兒在師幼互動、生生互動中體驗成功的快樂。
欣賞評價法是指注意評價幼兒參與的狀態(tài)及思維、創(chuàng)作的動態(tài)過程,理解幼兒的每一幅作品,及時肯定幼兒的思維閃光點?;貧w童心的幼兒剪紙教育采用的是一種師幼互動式的評價方式,重視幼兒的反思與評價,將幼兒的自我介紹與評價作為一種幼兒主動學習的方式自然地融合在剪紙教學過程中。幼兒將自己的來自于童心的作品用語言加以表述,教師隨時觀察幼兒的情緒,傾聽他們的心聲,對積極思維、大膽想象的幼兒及時予以鼓勵,啟迪幼兒的想象和創(chuàng)造。在回歸童心的幼兒剪紙教育的評價中,“剪出童心”是好作品的最重要標準。也許,很多時候,孩子們剪的沒有老師“出彩”,畫的也沒成人所謂的“像”,但讓我們堅信:只要孩子“剪出新意,畫出精彩”,那就是成功!
三、反思與收獲
(一)收獲
1、教師們走進了剪紙藝術。
弘揚我國傳統(tǒng)民間藝術,著眼于幼兒身心和諧發(fā)展,是進行剪紙藝術教育的關鍵。剪紙教育是幼兒素質教育中的一部分,它的任務是從人的整體出發(fā),從素質教育入手,使幼兒的身心和諧發(fā)展。俗話說:“心靈手巧”,手巧又能促進心靈,愿我們的幼兒用靈巧的小手剪出寄托自己美好愿望的圖案,以此培養(yǎng)具有中國民間傳統(tǒng)文化的一代新人。
2、感受民族氛圍, 激發(fā)了幼兒的剪紙興趣。
剪紙是最能體現(xiàn)中國傳統(tǒng)民間藝術的一種藝術種類。它具有源淵的文化和悠久的歷史。但對于現(xiàn)代的孩子來說了解的很少。因此,給孩子創(chuàng)設一個良好的剪紙環(huán)境,讓幼兒欣賞一些剪紙作品,感受濃郁的民族氣息與氛圍,感受剪紙藝術的魅力。例如,在墻面上布置“民間剪紙”,是一幅幅典型的剪紙作品,在窗上有著各種各樣的窗花,在墻上掛著各種形狀的剪紙。使幼兒能夠更好的在活動中得到充分的發(fā)展。
3、增強了幼兒的智力,提高了幼兒動手動腦的能力。
幼兒剪紙就是要求幼兒在掌握了一定的剪紙基礎上,自己開動腦筋,克服困難,剪出各種不同圖案的物體,每一件作品,往往需要幼兒經過多次實踐,反復推敲才能成功,這就要求幼兒有不怕困難,迎難而上的精神和意志力。
(二)反思
1、不同年齡層次,不同經驗水平和有著不同研究經歷的老師,在教研活動中獲得不同程度的提高和發(fā)展。作為教研組長的我深深感到:要為老師創(chuàng)設開放,寬松的學習環(huán)境,搭建共同研究的平臺,在平等,團結的基礎上帶動大家共同成長。
2、幼兒的剪紙作品如何藝術化,與各種活動元素整合在一起。如何選擇、設計適合幼兒年齡特點又具有民間特色的剪紙活動,突破創(chuàng)新性,富有時代性?
剪紙是一門集動手、動腦和想象創(chuàng)造于一體的綜合性藝術,剪紙教學更是一門藝術,如何激發(fā)幼兒對剪紙活動的興趣,如何發(fā)揮幼兒的剪紙創(chuàng)造潛能,如何提高幼兒的剪紙表現(xiàn)能力和審美能力,作為教師只有不斷實踐,不斷研究,不斷總結,不斷提升。相信這門跳動于指尖智慧的藝術,會帶給紫幼人快樂和希望。